安庆
切换分站

“流量明星”的神话与现实:娱乐粉丝经济产业前景如何?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的演进和新一代消费者的成长壮大,“娱乐粉丝经济学”成为了一门显学。包括影视公司、互联网公司在内的一切“泛娱乐”企业,都必须正视娱乐粉丝的巨大消费潜力。




但是,投资者往往只了解“娱乐粉丝经济学”的部分表象,而不熟悉其实质。因此产生了两个广为流传的误解:90后群体都是娱乐明星粉丝;娱乐明星粉丝是铁板一块。甚至很多娱乐内容公司,都受困于以上误解。




第一个误解:90后群体等于娱乐明星粉丝吗?




在微信群,流传着一份“测试你是否合格的90后”的问卷,其中的6个问题有4个与娱乐明星直接相关,2个与网红相关。出题者宣称:只有答对其中5个问题,才能算合格的90后。对于大部分70后和80后来说,这份问卷如同天书,一句话都看不懂;滑稽的是,许多货真价值的90后也无法正确回答,被归入“中年人”群体。












事实上,任何一代年轻人都不可能全部属于“娱乐粉丝群体”,90后也不例外。我们认为,90-00后群体至少存在5-6个“兴趣大圈”:娱乐明星粉丝圈,网络文学读者圈,鬼畜弹幕二次元圈,社交竞技游戏圈,等等。




以上“兴趣大圈”有部分重叠,但是任何一个都不可能独占90后群体。许多年轻人甚至可能对娱乐明星抱有排斥态度,例如以B站核心用户为代表的二次元群体,往往只喜欢动漫人物、不喜欢现实人物。




此外,“娱乐明星”与“网红”也是两个概念,两者可能互相转化,但是并不等同。在上面这张问卷中,“凡凡”和“55开”两个问题,前者对应的是娱乐明星吴亦凡,后者是网红电竞主播。




一般而言,网红的成名和变现逻辑都与娱乐明星不同,倾向于草根化、垂直化。如果不考虑网红,纯粹的娱乐明星粉丝在90后群体中的比例就更小了。




第二个误解:娱乐明星粉丝是“铁板一块”吗?




娱乐明星粉丝是一个内部统一的整体吗?显然不是。有多少种娱乐明星,就有多少种粉丝。以90后观众熟悉的三个明星——鹿晗、迪丽热巴、易烊千玺为例,分别属于韩系偶像、本土系艺人和日系偶像三个类型;他们的成长轨迹差异很大,目标受众不同,粉丝重叠度很小。












随着互联网平台对娱乐内容产业的渗透,近年来从网红成为娱乐明星的例子也逐渐增加。例如,庄心妍就是从腾讯音乐的直播平台逆袭成为主流歌手的典型案例。《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明日之子》都是网络独播综艺节目,在这些节目出道的艺人,一开始就身兼“网红”和“娱乐明星”两大属性,难解难分。




遗憾的是,许多投资者乃至娱乐内容产业人士,都忽视了娱乐明星粉丝群体的巨大内部差异。他们往往认为,“这个明星”的粉丝可以顺利地转化为“那个明星”的粉丝,而将几个明星放进同一个文娱作品就可以收获他们的粉丝的共同支持。这是一种“粗放经营”的思路,说明我国的娱乐内容产业还远远没有达到日韩的精细化、专业化运作水平。












毛不易算不算从网络综艺节目崛起的第一代娱乐明星?




什么是“流量小生”?它能帮助中国影视行业吗?




19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兴起、国际交流的频繁化,大众对流行娱乐的关注焦点从港台走向日韩。近年来,鹿晗、吴亦凡等众多“韩系偶像”回归本土,本土偶像培养也开始盛行。“流量小生”“流量小花”成为市场上哄抢的稀缺资源;他们的粉丝圈子被称为“饭圈”。无论电影、电视剧、游戏还是综艺,资本方和内容方都坚定的认为“流量小生”就是收益的保证灵药,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偶像”和传统艺人是不同的概念




在中国,媒体和投资者经常将“偶像”或“流量小生”视为传统艺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认为,“偶像”(“流量小生”)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演艺明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韩国将演艺明星分为偶像(爱豆)、电视剧明星和电影明星,三者的圈子有很大差异。




在“偶像”概念传入中国之后,又被冠以“流量小生”或“流量小花”的名号。同样是90后明星,鹿晗、吴亦凡、蔡徐坤是典型的“偶像”(流量小生),张一山、蒋劲夫、林更新属于传统艺人,杨洋、李易峰、井柏然则介于两者之间。




什么是“偶像”?简而言之,“偶像”就是按照韩国娱乐工业体系培养出来、贩卖人设、拥有庞大的死忠粉丝群体的明星。




鹿晗、吴亦凡、张艺兴,以及较早的韩庚,都是典型的韩式“偶像”。“偶像”与传统艺人的区别在于:前者以人设为卖点,后者以作品为卖点。例如,中国本土产生的张一山、林更新等,虽然粉丝群体也非常庞大,但是粉丝主要喜爱的是他们的作品。




此外,韩式“偶像”往往是从歌舞起家,然后转向影视剧,形成“影视歌三栖”的局面;传统艺人的“影视歌三栖”比例较低。




在2010年代以前,中国本土没有“偶像”的概念:黄晓明、刘烨、邓超、段奕宏等上一代演员,都是以作品为生命线,而不是“贩卖人设”。随着吴亦凡、鹿晗从韩国归来,中国本土的经纪公司也开始打造自己的“偶像”,杨洋、李易峰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中国本土“偶像”在人气和人设上,无法与韩系“偶像”相提并论,还处于“半成品”状态。












韩国原版《Produce 101》海报,它是《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的共同起源




与传统艺人相比,“偶像”的成功不依赖作品质量,哪怕一直没有作品,也能凭借人设获得粉丝青睐。因此,娱乐行业往往认为他们“自带流量”,将其称之为“流量小生”。在中国数以百计的一二线明星当中,真正的“流量小生”不过一二十人,仍然处于稀缺状态。




“流量小生”绝不是万金油,不能保证成功




2014-15年,韩国EXO的四位中国成员(鹿晗、吴亦凡、张艺兴、黄子韬)纷纷回国,被国内媒体称为“天朝四子”。“天朝四子”在韩国期间就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回国之后进一步引爆媒体话题,使投资者记住了“流量小生”这个名词。




此后,杨洋、李易峰、井柏然等本土艺人开始向“流量小生”转型。市场普遍认为,只要锁定了“流量小生”,电影票房、电视剧收视率、衍生品销售额就有了保证。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我们统计了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四大流量小生”在电影、电视剧方面的表现: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并没有显示很强的吸金能力。(注:本文并未分析王俊凯、蔡徐坤等“新一代流量小生”的表现,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影视作品还不够多,另一方面也是害怕触怒他们的粉丝,敬请谅解。)




先看从韩国归来的鹿晗和吴亦凡:鹿晗的发展比较平均,电影、电视剧、综艺、专辑均有推出;吴亦凡不演电视剧,专注于电影、综艺等。在市场奉行“流量 + 大IP”的风潮下,鹿晗、吴亦凡几乎每个季度都有新作品、新节目推出。遗憾的是,两人主演的电影均未达到预期效果:鹿晗主演的电影口碑最高的是《重返20岁》,但其票房仅收获3.7亿元;《长城》是其票房最高的电影,票房也仅为11.8亿元,而且鹿晗的角色并不重要。吴亦凡参演的口碑最好的电影是《老炮儿》,票房最好的是《美人鱼》,但在这两部作品中,吴亦凡都仅仅是配角;吴亦凡担任主角取得最佳票房的是《西游:伏妖篇》,但是该片成功的关键显然是周星驰而非吴亦凡。因此,我们不能认同“流量小生 = 高票房”的逻辑:从鹿晗、吴亦凡担任主角的电影来看,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不太好。




李易峰和杨洋则算是本土培养的“流量担当”了。相较于鹿晗、吴亦凡,李易峰和杨洋所带的流量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参演的电视剧较多,国民度相较前者高一些。但是在同样最能反映流量转化的电影票房上,二人的市场表现也并没有太大优势。担任主演的作品票房、口碑均表现平平。杨洋主演的电影当中,出现过《暴走神探》这样的“票房大坑”;李易峰也主演过《怦然星动》等票房失败之作。最重要的是,以上两人担任男一号的电影当中,还从未出现票房过10亿的“神作”。




在电视剧和网剧方面,“流量小生”们的表现相对好一点:鹿晗主演过《择天记》,李易峰主演过《盗墓笔记》《青云志》,杨洋主演过《微微一笑很倾城》《盗墓笔记》,它们的点击率都处于同期较好水平。然而,电视剧是一门”B2B2C”的生意,观众的偏好并不能直接传导到上游。此外,任何剧集的点击率都可能存在水分,我们很难将“点击率”与“盈利能力”直接挂钩。所以,“流量小生”在剧集领域的吸金能力仍然值得怀疑。
本文地址:http://www.06tc.com/ktv268.html   文章标题:“流量明星”的神话与现实:娱乐粉丝经济产业前景如何?
来源:夜场招聘信息网  
2024-04-26发布  
全国招聘信息